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精神医学杂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儿童精神医学杂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精神缺陷症”?
临床特点
1、多起病于青壮年。女性患病率略高于男性,男:女为1:1、6。
2、部分病例家族史中有明显遗传倾向。
3、大脑形态学及神经生化学尚无特征性的发现。部分病例可用中枢多巴胺功能紊乱***说解释,少数病例有肯定的脑萎缩现象。
4、心理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与遗传素质因素的综合作用对本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产生一定影响。
5、起病可为急性和亚急性,也可为逐渐缓慢起病。
6、缓慢隐潜起病者,常具有无诊断决定性的前驱症状及分裂人格,如古怪的观念及孤僻的行为等。
7、症状表现常涉及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多个方面,整个精神活动体现出不协调、与外界环境失去统一性。
8、常见的感知障碍为言语性听幻觉,表现为有人在议论、评论或脑内的思想转化为言语声音等表现。还有其他感官的幻觉。
9、明显的思维障碍常表现言语无序,联想结构的松弛,思维过程的中断,与患者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内容可涉及各种类型的妄想。
精神缺陷(mental retardation), ***学曾称为精神发育不全、大脑发育不全、精神幼稚、精神发育迟缓。教育、心理学称为智力落后、智力缺陷、智力薄弱。儿科学称为智力低下(mental retardation, MR)智能迟缓、智力发育障碍。特殊教育学校称为弱智、智力残疾。是指个体在发育成熟前(通常指18岁以前),由于精神发育迟滞、智力发育障碍或受阻,而导致的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龄水平,同时伴有社会适应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征。智商(IQ)低于人群均值2.0标准差(人群的IQ均值定为100,一个标准差的IQ值为15),一般IQ在70(或75)以下即为智力明显低于平均水平。适应性行为包括个人生活能力和履行社会职责两方面。临床上表现为认知、语言、情感意志和社会化等方面,在成熟和功能水平上显著落后于同龄儿童,可以同时伴有某种精神或躯体疾病,或由后者所继发。
1850年医学上首次使用精神发育迟缓(mental deficiency)的术语是在一份地方性呆小病的杂志上。1877年John L.H.Down对遗传性的精神发育迟滞提出蒙古样痴呆一词。1905年法国Alfred Binet和Theodore Simon将心理测试用于学校学生的智力评估(杨晓玲译,1988)。我国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使用心理测试智力测验的方法,并且渐渐用在***理学领域,对本症的诊断认识也比较早。过去几十年通常称为大脑发育不全,智力低下,精神幼稚症和精神发育不全。近十多年来,教育部门倾向使用弱智(feeblmindedness),而民政部门则使用智力残疾(Mental handicap)。这些名称实际上指同一类人群。
精神缺陷是一组由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以智力发育明显落后于正常水平和适应能力缺陷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本病可作为单一的临床征象出现,也可同时伴有其他精神障碍或躯体疾病,与其他涉及大脑发育受损的躯体疾病并存。如果已知精神缺陷的病因,作出诊断时应标明该病,有利于处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精神医学杂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精神医学杂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