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爱乐杂志大片姿势儿童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爱乐杂志大片姿势儿童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弹钢琴应该怎么把肢体和旋律节奏卡准?
《爱乐》杂志邀请一闪一闪作答。
我们都知道,在《基本乐理》中,节奏的概念是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
那么抛开节奏概念,我们如何将节奏卡准,弹出韵律感?
首先,你要准确的明白你要弹的节奏,如果你的节奏类型都弹不准,我们无法讲下面的内容,所以如果您想要将节奏弹出韵律感,必须保证自己的节奏是没有问题的。
节奏是一种感觉。你要让自己在节奏中来去自如,是你在调动节奏,而不是节奏在控制你。
你可以先找一个弹奏熟练的四四拍的曲子,将你的乐谱每一个小节下面用1234划分你的节奏,正常弹一遍,回想一下你刚才弹奏的感觉,然后嘴里唱1234、1234……记住一定要在1上唱出节奏点,重音唱在1上面,给自己一个速度,边唱1234边弹,弹奏一遍之后你会十分清楚的明白,节奏的韵律感是怎么来的。
复合拍子比如八六拍,你要分析这首曲子,是123456,还是123123,或者123412,虽然都是六拍,但弹奏起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节奏的韵律感,有时候与拍号是没有直接关联的,我们用辉煌的大圆舞曲举例,它是一首四三拍的曲子,如果你唱123,在第三小节你的八分音符的音的位置就无法明确了,所以应该唱123456,这时第三小节的第二拍后半拍的八分音符,就可以找到它在节奏中准确的位置。
所以说到这里您应该能明白节奏的韵律感是怎么来的,它首先是你的肢体动作和你本身的节奏感融合在一起,达到一个你弹奏起来十分舒服自如的状态,音符都能够在它相应的节奏点上,这时,你的节奏才是正确的、舒服的、自然的。
有哪首古典音乐可以让你单曲循环?
我最喜欢的一首古典音乐,就是著名的《渔舟唱晚》。
听名字可能大家没那么熟悉,但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后面的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大家都很熟悉吧。
这是一首经典的筝独奏曲。描绘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1984年被电子琴演奏***浦琪璋用电子琴改编并完美演奏。后来中央电视台用了它1分36秒到2分43秒,作为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一直沿用至今。
这也是我的手机***,也是自从可以自己设定手机***以来,一直沿用至今的。
1、莫扎特《小星星变奏曲》,同一条旋律在不同变奏下产生不同效果,或华丽或平静,或雄壮或柔缓,百听不厌;
2、柴科夫斯基《六月船歌》,优美的小调,让人联想到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泛舟;
3、古琴曲《梅花三弄》,古琴特有的疏淡清平让人百听不厌。
建议你听一听拉威尔的波莱罗吧。全曲只有一句,既是主题,又是副题,一句乐曲包含一切,整个乐曲大约15分钟。
这首优美的乐曲,包含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大自然的美景,百听不厌。用来作单曲循环,应该是首选。
《爱乐》杂志邀请一闪一闪作答。
没有接触过古典音乐时,我最初听到古典音乐是在电影十面埋伏中的琵琶配乐《十面埋伏》,一听就觉得跟平时唱的流行不一样,那时自己还没有智能电话,家里也没有电脑,所以对中国的古典音乐感觉有一种寻不到听不到的可遇不可求的神秘感,当时有一个教生物的老师会弹琵琶,去补课偶尔会听到她弹,但她不会弹十面埋伏。
到了高中学音乐,跟老师学钢琴,主攻几首大曲子,就是练琴根本顾不上欣赏,实际上高中之前小时候学钢琴时,教钢琴的老师也没有系统的分析过曲子,给我们介绍钢琴名人、音乐史这些,就是照谱弹,所以真正的音乐学习还是从大学开始的。
我大学时期最喜欢肖邦,二十几岁的小姑娘很容易就被浪漫诗人拐走,多愁善感还有艺术生的忧郁、浪漫,我那时候最喜欢肖邦家乡特色的波兰舞曲和他的即兴曲,夜曲只钟情于作品9之2,后来在教师音乐会上听了一首老师弹的第一钢琴叙事曲,倒是自己找到曲子,反复听了很长时间,对巴赫爱恨交加,如果只听的话,曲子很好听。顺便一提大学时期每次考试前必听一遍亨德尔的《哈利路亚合唱》,油然而生一种无所畏惧的自信呢。
一些钢琴版本的中国古典音乐,像平湖秋月、金蛇狂舞这些,因为那时候学钢琴,就觉得钢琴版本好听,后来慢慢认识到中国乐曲还是用我们中国的乐器来演绎更有味道,钢琴怎么模仿都因为乐器的发声原理不同,难免差点意思,也是各有各的美,每次出去旅游看到美景都要反复听高山流水,简直和美景太搭!
现在对于古典的喜爱,已经融于工作和生活,随时学习随时感悟,活到老学到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爱乐杂志大片姿势儿童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爱乐杂志大片姿势儿童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