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哲学杂志推荐语录摘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儿童哲学杂志推荐语录摘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父母老师,你会让小学年龄段的孩子学习国内外“哲学经典”吗?
小学该不该学哲学经典,简单来说,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首先,理解哲学是需要两个基础,一方面是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另一方面是对这些“经验”的独立思考。
哲学探究的问题比较本质,是经验背后的抽象规律。比如,说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他首先要知道1+1=2,才能理解从中抽象出的加法规则。
再举个例子,比如说***学讨论什么是幸福,你首先要有幸福的体验,才能试图去归纳幸福的定义。也就是说,现实生活的体验,是学习和理解哲学的基础。如果体验不足,经历不够,理解会有偏颇,可以尽量贴近你自己小朋友的经历去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
其次,如果你的小孩是一个平常喜欢思考的人,那么他很有可能已经独立达成了一些哲学史上已经存在的思考,这样当他读到这些哲学思想的时候,他不会觉得无法理解,反而会觉得像是一位好友用严谨而全面的和他聊一些话题,这些话题有一些他知道,有些他不知道。
知道的话题他能感受到灵魂上的共鸣,不知道的话题又能激发他的好奇心,我认为这是最适合学习哲学的状态。
如果他能理性地面对哲学问题,不固执己见,相信事实,坚持逻辑,那就更好了。
而至于该不该背诵古代国学经典呢?我觉得是可以的,简单需要注意两点:
第二,学习能力的培养比学习知识本身重要。(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证,我在另外一篇问答里面有提到过,也可以翻阅一下[微笑])
您好,我是小鸟教育记,下边由我来给您回答。
小学时期,让孩子学习国内外的“哲学经典”?首先,得分孩子了,因为不排除有些小孩资历超凡,喜欢阅读这类书籍。
因为哲学类书籍,都带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在里面,没有太多的生活感悟和经历,单纯理解透哲学,对多数孩子来说感觉非常的不合适。
但可以少量阅读一些比较有趣的哲学类故事,提高孩子的思辨能力,这方面还有点作用。
小学时期正是观念、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建立初期,建议还是少看这些,孩子喜欢简单的知道1就是1,2就是2。
***如你上去直接给他说,1其实不是1,2有可能也是1,怕会更多的是误导了他。不利于他的成长。
当然也不是说到了5、6年级了还不能学,年龄大点的孩子经历的多了,他会有所感触。
慢慢的通过哲学书籍的学习,说不定会对他对世界对生活以及学习的认识上一个层次,会有所帮助。
总的来说,作为我不会过早给孩子看哲学经典,因为这些经典作为一个成年人,我有时看着都头疼,没有极大的兴趣和耐心,根本看不进去,更别说提高自己了。
对于小孩来说,特别小的孩子不建议,大一点的得看他的兴趣,他要想看,那就给他找点看下,我不会强迫或引导他去看。
作为一个哲学爱好者,一个老师,我对于小学年龄段(6-12岁)的孩子学习哲学经典,是不赞同的。
有人会说:那以前的孩子读诸子百家不是诞生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为什么现在就不能读了?
以前的就业环境非常单一,士农工商四大类,外加地痞土匪,基本就概括全了。除了士之外,其他三个都是不太需要读书优秀的人才,充其量有个记账本。即使在士里面,能有多少流传下来的经典呢?
从孔子提出儒家学说,到明朝王阳明以心学为儒学奠定最后一个高峰,一般人喊得出名字的有几个?甚至于有多少人知道周敦颐,就是写爱莲说那位,是宋朝理学的奠基人,又有几个懂程颐和程颢并称二程,实际上二者也是理学和心学的开拓?
而导致理学和心学差异的原因,是因为孔孟二人的理论差距,这个又有多少留意得到?
单单学说的诞生已经让成年人都懵了,更别说让理解“存天理 灭人欲”的理学其实是很严谨的。
这些东西,即使是一个成年人都能懵了,更别说让一个6-12岁的小孩子去理解。本身中国哲学需要大量的社会实践,再从实践中总结理论,从理论进行实践的再修改。
而这,仅仅是中国哲学,还有海外的希腊古典哲学、黑格尔、尼***、马克思等一众哲学家。
综上来说,如果你的哲学经典只是叙述下故事,讲讲小内容,不如不看,毕竟文字已经不能完全描述先哲的思想了,还要后人根据自己所领悟的再编个故事,这还不如看看名著,在文字间领略另一种生命。
最后:我赞成学生读经典,但是太过艰深的,如果家长自己都领悟不透,就不要强求孩子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哲学杂志推荐语录摘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哲学杂志推荐语录摘抄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